大的思路

第1种,基于开发成本。
优缺点:从内部出发容易忽略市场因素,使价格远离实际价值,一句话——挣少了。
 
第2种,基于竞争对手的定价。
优缺点:适合还不确定价值也没有历史数据参考的新产品,但可能导致定价偏低,因为你做的产品整体或某一部分本应比竞品更有价值,也应该收取更高价格,不然干嘛做它?
 
第3种,基于产品对用户的价值。
优缺点:是效益最大化的策略,但需要花时间进行精细调研才能准确发现并定位用户真正能接受的价格范围。

几种常见的方法

第1种,按使用量收费,如:流量、短信、付费版权内容等。
优点:新用户试用成本低,对用户来说总成本便于预测;
缺点:对产品供应方不容易预测成本和收入,因为使用量会受季节、用户经营情况变化等因素影响。
 
第2种,按用户数量收费,既一用户一账号付费。
优点:客户可以准确评估账户数量和总成本;
缺点:用户账号越多成本越高,为了缩减成本,用户可能共享账号使用,反过来限制产品供应方收益。
 
第3种,分层定价,单个用户对单个或一组产品一次性付费。比如 Adobe Photoshop 和 Adobe Master ,前者是单独的应用,后者是包含前者的多应用整合包。
优点:能更精准地覆盖不同用户的需求,客户可以根据自身公司和业务规模、组织内人员的职责范围来决定对哪一个分层付费,选择面更广;
缺点:产品线越多、功能越广就越容易增加分层数量,导致客户的选择混乱,进而影响转化率。
 
第4种,统一定价,即一杆子买断产品的使用时间和全部功能。
优点:简单粗暴,易于理解,易于销售;
缺点:常见也可用,但总的来说不是一个把产品每一点价值都最大化的方式。
 
第5种,按功能定价。类似于分层定价,但不是一次性付费即获取产品的全部功能或权限。比如常见的各影音平台的基础会员和高级会员,虽然是对同一产品付费,但中间就存在功能和内容的差异。
优点:不同需求、预算的用户可以较容易地获取到最大“性价比”,产品供应方也能灵活调整功能配组推向市场以获取最匹配产品价值的收益;
缺点:用户需求的排列组合存在很多种可能,所以在前期没有大量数据的支撑时,很难配置一个所谓“收益最大化”的功能组合。
 
以上
 
实际操作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需要根据市场、用户、公司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