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了解西方哲学?

哲学,似乎被很容易视为一种脱离实际又难以理解的“天书”。
这本书作为国内大学哲学系本科教材,编者在开篇就有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文化之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建功立业、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知。
试图将哲学带入通俗读物范畴,《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的作者林欣浩也在其书中感叹:哲学就是奢侈的,什么是奢侈?贵而无用,就是奢侈。

可是哲学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哲学门类在全国高等院校专业中的编号是“01”?
如果是的话,古往今来那些非能一言以蔽之的伟人论述也成了废话。
这显然和事实相违背。所以我对哲学抱有好奇,也对“一无是处”存疑。

以下内容开始为《西方哲学史(修订版)》的个人摘录

中国作为人类文明 4 大发源地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但在近 5000 年来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更多的是近似于隔绝状态。曾经,亚历山大带着马其顿大军远征并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国家,也止步于喜马拉雅山。而古老的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历史进程中存在着一个重要区别——西方文明的历史,充满着多个发达文明之间的外部冲突与影响,他们殊死斗争又相互同化,通过吸收好几个先进文明的营养同时也吸收落后民族的血液,一部分逐渐变得繁荣和强盛,而另一部分被迫衰亡;相反,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作为发达文明,与周边落后游牧民族斗争并将其同化,一直发展延续了数千年的特殊存在。直到 19 世纪西方列强敲开中国大门,中华民族才第一次痛彻骨髓地了解到,这个世界还有其他不逊色于自己,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的先进文明。
我们为中华 5000 年的灿烂历史骄傲,也应当抱着探索的精神、学习的态度,去掉对“哲学”二字惯有的工具化和有色眼镜去追根溯源、知己知彼。

参考——绪论,页数 1(整个绪论编者都在从历史、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解释这一问题,引经据典又言简意赅。这里我仅从“历史根源”角度做了归纳。)

简要概括中西方文化精神内核的不同

传统中国文化注重现世性的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强调学以致用;西方文化注重超越性的精神思辨和批判意识,强调学以致知。

参考——绪论,页数 3

学习哲学的方法

恩格斯说: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哲学史。
编者的宗旨是:死记硬背使头脑僵化,应当试着敞开自己的全部心胸,尝试以历史上一个一个的哲学家的眼光看待事物。
另有言: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论证,少教条,有自己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是哲学家一步一个脚印承前启后发展起来的。

参考——绪论,页数 5

西方哲学的 4 个发展阶段与总体特点

第一阶段,古希腊罗马哲学。这一时期一切哲学努力都是为了搞清客观世界及其原因或规律究竟“是什么”(包括人作为客观存在者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即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为此人们创造了数学方法、辩证法和逻辑;

第二阶段,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这一阶段主要是有关精神世界的哲学,以上帝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真正据点或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

第三阶段,以文艺复兴为开端的近代哲学。着重立足于独立化了的主观精神去探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大体分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因此展开了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认识论问题,后期分化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2 个方向,最终冲击到“上帝”,有了无神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关系

第四阶段,现代与当代哲学。大致分 4 类:辩证哲学(费尔巴哈、马克思等)、非理性哲学(叔本华、克尔凯郭尔等)、实证哲学(孔德等)、先验哲学(胡塞尔等)。

参考——绪论,页数 7

古希腊罗马哲学

泰勒斯(公元前624年~前547年)

第一个尝试用自然物质(水)来解释万物本原的人,认为“万物从水中产生,又归复于水”,打破了传统的神话论述,被誉为“哲学之父”。

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0年~前545年)

泰勒斯的学生,认为世间万物有定形的东西都是有生有灭的,那作为万物的根源必须得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这个根源是无定形的。

阿那克西美尼(公元前588年~前524年)

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认为万物本原是“气”,不仅仅是空气,还有灵魂、精神一类的东西。

以上是米利都学派,参考第一章,页数 13-16,这一阶段对独立的精神实体和脱离精神的纯粹物质都缺乏较为全面的观念。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年~前500年)

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第一次提出了“心灵和表像都是在人的脑子里”(此前都认为心灵是在心脏里)。否认“无定形论”并提出质疑:“如果万物本原都没有形,那它怎么给世间万物定形呢?”认为世间最有定形的就是“数”(不仅仅是数字,更多的是指事物间的数学关系),“数”是万物本原。

毕达哥拉斯的影响非常深远,主要有 3 点:
1. 他第一次将以前对事物偏感性的认知脱离出来,有了抽象原则的含义;
2. 通过“数”的确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了一种“有定形”的最高原则,这一原则对后世西方哲学和科学影响颇深(个人理解用“数”来解释事物联系相较于以往其他,对逻辑关系的推导更加有利,使思维的探索倾向更加严谨);
3. 从奥尔弗斯宗教继承来了“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的思想,后来又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而融入基督教中。

参考——第一章,页数 16-18

赫拉克特利(公元前544年~前483年)

仍然尝试用自然物质解释万物本原,认为万物本原是“火”。
但与之前的米利都学派不同,他认为“火”是变化无常的,在“下降的道路”中“火变成气、气变成水、水变成土”,反过来则为“上升的道路”。同时强调:这种转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在进行,不断转化的“活火”其“分寸”“次序”“周期”“必然性”等是永恒不变的,赫拉克特利将这种世间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称作“逻各斯”。

赫拉克特利的哲学思想可以看到米利都学派的影响,也可以看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痕迹(虽然赫拉克特利是一个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王族,而且对毕达哥拉斯等著名人物嗤之以鼻)。

其思想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他实现了米利都派和毕达哥拉斯派两种对立哲学原则的综合,在“无定形(火)”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永恒不变的逻各斯)”原则,有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意味,黑格尔称其为“古代辩证法的重要奠基人”。

其辩证思想的具体表现有如下 3 个方面:
1. 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 ——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2. 表示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对立面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导致了和谐,相反者才能相成;
3. 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 “海水最干净,也最脏;鱼能喝,有营养;人不能喝,有毒。”

后来赫拉克特利的辩证思想被他的弟子克拉底鲁搞成了极端的诡辩论。

参考——第一章,页数 18-21

克塞诺芬尼(约公元前565年~前473年)

第一个站出来公开批判希腊神话体系中“神人同形同性”特点的人,提出:人是根据自己的模样、性情虚构出了神,才使得神和人如此相像,也有着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假如牛、马和狮子有手,也能像人一样作画和雕塑的话,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形象,画出牛形、马形、狮形的神像了。

既然“神”的容貌、思想都不是凡人,那“神”应该超越人的特殊性和有限性。继而他提出了一个不动不变、独一无二、全视全知全闻、无法用时间和空间限定的“神”作为万物的本原和主宰 ,这个本原是“一”,唯有“一”才是真神。

克塞诺芬尼的推论虽然显得粗糙,但是他第一次用了一种归谬法来说明神不是产生出来的,开创了一种逻辑论证的方式,这种方式经过发展最终在苏格拉底那里形成了希腊的辩证法。

参考——第一章,页数 21-22,从这里开始的克塞诺芬尼、巴门尼德、芝诺、麦里梭都属于爱利亚学派

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5世纪中叶后)

克塞诺芬尼的学生,其思想可谓艰深晦涩,困扰世人的主要源自下面2个观点:

一、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
二、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

原话是:

“来吧,我告诉你(我的话你要谛听),只有哪些研究途径是可以设想的。一条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理。另一条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走这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不存在者你是既不能认识到(这确定是办不到的),也不能把它说出来。”

在古希腊语言中,“存在”和“是”为同一个字,加上巴门尼德也没有说“存在”是什么,他是直接就把“存在”拿来当既定事实用了,所以后世对其观点的定性和理解有了偏差和争论。

而巴门尼德认为“存在”具有:不产生也不消灭(完整,统一,连续)、是“一”(没有部分,不可分割)、不变不动、空间上有限像个球体等特点(虽然这些特点一部分放在今天很容易被证伪),我们可以推理出巴门尼德口中的“存在”一定不是常规认识中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东西,也可以得知他是反对米利都学派、反对赫拉克利特的,因为水、气、火、土这些按他的理论都属于变化无常的“非存在”。在查阅了一些其他的资料后,现在我更倾向于结合巴门尼德下面的话来理解:

“要使你的思想远离这种研究途径,别让习惯用经验的力量把你逼上这条路,只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或舌头为准绳。”

于是这两句话有了更具体的解释:

一、存在者(即这帮人都在找的“本原”,也就是抽象本质)存在,它不会因感官的感觉不到就不存在
二、存在者(抽象本质)不存在,那么感官造就的假象世界就必然存在

同时他还认为:只要是能被思考,能说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存在的,而“非存在(或非存在物)”,当我们说它是什么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什么了。

说到底,巴门尼德认为只有坚持存在物(抽象本质)存在,非存在物(感性现象)不存在,才是唯一的“真理之路”。

巴门尼德这种“所思所述即存在”的思想无疑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石,在以后的西方哲学中,关于“存在”的学问就被称为本体论(Ontology)。由于认为依据抽象思维能得出“真理”,而基于感官知觉只能得出“意见”,也确立了一条轻感官知觉重理性思维的“唯理主义”道路。

参考——第一章,页数 22-25,备忘:现在有一瓣西瓜放在你面前,你也闻到了西瓜味,那么“西瓜正散发出西瓜味”就是一个事实,跟你闻没闻到没有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假如你在没有西瓜的情况下去想象西瓜的味道,那么虽然西瓜不存在,但你仍然感知到了西瓜味,这种感知也确实存在。

芝诺(约公元前490年~前425年)

巴门尼德的得意门生,芝诺沿用了克塞诺芬尼那套归谬法,并提出了一系列假设来试图反证“存在”的不动不变、独一无二。其中最经典也最具有迷惑性的当属“芝诺的乌龟”:

“飞毛腿阿克琉斯和乌龟赛跑,阿克琉斯等乌龟先跑出一段后再去追,那么他想追上这只乌龟需要先跑到乌龟先前某一瞬间所在的位置 A,但是当他跑到 A 的时候乌龟已经跑到前面的位置 B 了,于是阿克琉斯继续追,当他到达位置 B 时乌龟又已经在位置 C 了,无穷无尽,阿克琉斯永远都追不上乌龟。”

你可能会说:扯淡,只要给出固定长度,阿克琉斯就必然能在一定时间内追上乌龟。
芝诺这种听上去很荒谬,用今天的直觉和经验立刻就能否定的假设(其实就是诡辩)还有“二分法”“飞矢不动”“运动场”。

但是,当我们尝试着带入 2000 多年前那个还没发明微积分甚至逻辑都没真正确立的年代,会发现确实很难完全驳倒他,此时非常容易得出跟他这个爱利亚学派同样倾向的答案——你看,现实的运动和推论中的运动就是有矛盾,那真实存在和你的经验观察就是有差别,所以我老师的老师(克塞诺芬尼)口中的“神”和我老师(巴门尼德)口中的“存在”就应该是不动不变的。进一步,芝诺可能会问你:你又如何证明凭感觉和经验反馈来的就是真实“存在”,而通过逻辑推论理性分析得出的就不是真实“存在”呢?如果逻辑推论理性分析不能得出真理,那我们建立的诸多数学、科学是不是都不是真理呢?

到了这儿,芝诺和他老师的理论就接近赢了——感觉不靠谱,理性思维才是揭示真理的唯一途径。

最后莱布尼茨和牛顿用微积分结束了这场争论,而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时间甚至可以直接终结这种对时空的无限划分,和但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他们也证明了芝诺是对的,因为他们是用理性思维,才打败了这只乌龟。

参考——第一章,页数 25-27,芝诺的观点虽然带有诡辩色彩,但不可否认其中包含着“用逻辑推理来否定经验观察,用理性证明来否定感官知觉”的辩证成分。这种路子就奠定了西方哲学把思想对象看得比感觉对象更可靠的理性主义传统。亚里士多德把芝诺称为辩证法的创始人

麦里梭(鼎盛年约在公元前441年)

也是巴门尼德的学生之一,麦里梭仍然认同“存在”不是派生出来,而是永恒的。但同时他也认为巴门尼德的观点存在错误,并提出了以下两点修正:

第一点,他将“存在”的空间特性由有限改变成了无限。因为他认为:一个在时间上无始无终的东西,那在空间上就一定得是无边无限的。否则,就会违背“存在”是唯一的特点,因为有边界的东西,在其边界之外可能又有其他东西,这就会产生谁先诞生谁后诞生的问题,进而又违反了“存在”不生不灭的特点。

第二点,运动和众多的感性事物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不真实的存在。

按麦里梭的思路,界定事物是否存在就有三种分类:真实的存在(抽象本质)、不真实的存在(感性事物)、非存在(麦里梭称之为“虚空”)。

参考——第一章,页数 27-28,至此,爱利亚学派结束。爱利亚学派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开创了一种哲学观点的辩论风气,这种风气将思想的形式当作重要的东西突出出来,使任何一种哲学思想观点如果不能经过有效的形式论证,则不具有真理性。接下来,历史上第一批怀疑论者将会登场。

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490年~前420年)

古希腊第一个收费讲授修辞学、雄辩术的人,也是第一个自称“智者”(sophist,该词等同于诡辩家)的人,同时他也是比苏格拉底更早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实际第一人。

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刮风的时候有人感觉冷,有人却感觉不冷,因此不能说风本身是否冷,而只能说风对感受者来说是冷还是不冷。”

普罗泰戈拉实际上反驳的是之前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那种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统一法则——事物无所谓客观规定性可言,一切均以每个人的立场为转移。但他并没彻底抛弃逻各斯,只不过他是把逻各斯定义成了每个人自己心中的主观原则,逻各斯在每个人心中仍然是“一”。

此外他还对这种相对主义提出了一条基本原则: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但实际上这条原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这条原则自身也属于“一切理论”之列。

普罗泰戈拉这种做法虽然导致了悖论产生,但是这种个人立场至上的思想对固有的神、社会秩序、道德观念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因为他不承认这些东西的“天然合理”而认为这仅是一些个人“从俗约定”的结果。他由此成为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先驱者

参考——第一章,页数 29-31

高尔吉亚(公元前483年~前375年)

同样是作为反对爱利亚学派的怀疑论者,高尔吉亚和普罗泰戈拉有着很大区别。如果普罗泰戈拉主张的是用主观判断的多样性来强调“一切主观感受都是真的,都是可以解释的”,那高尔吉亚则是严格坚持用逻辑论证的方式来力图证明“一切客观对象都是假的,进而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也是假的,再进而我们对这种认识的表述也是假的。”

他以巴门尼德的结论为基础,提出了三个与之完全相反的观点,然后尝试用同芝诺一样的归谬逻辑来逐一证明并反驳爱利亚学派。这三个观点是:

1. 无物存在;
2. 即使存在,也不能认识;
3. 即使存在,能被认识,也不能被言说。

用图来表述高尔吉亚的具体论证过程可能更直观一点:

然而,高尔吉亚看似严谨的论证,实际上也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辩,从“情况 A”那里就已经错了,抛开他的证明不谈,“永恒”和“派生”只能是“有物存在”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他顶多能证明“存在”不一定是“永恒”或“派生”的,但不能用这两个因素来直接说明“存在”这个东西它就没有。可以说,这一手偷换概念和硬杠技能非常娴熟。

虽然高尔吉亚的观点多多少少有些问题,但他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怀疑主义也确实解构了爱利亚学派不动不变、独一无二的“存在”。这种注重思想的形式而非内容,存粹从逻辑上出发的论证方法也促进了古希腊辩证法的最终确立。甚至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以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为代表的智者派所开创的怀疑主义,都始终是对形形色色独断论哲学的强劲挑战。

参考——第一章,页数 31-34,下面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德谟克里特等)将登场。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