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看到「非名企非名校,我是如何入职顶级互联网公司的」一文半途写的,当原文作者要开始叙述它的回答时我暂停了阅读,然后决定自己也想一想。

是天赋还是技能?

同理心既不是天赋也不是技能,而是一种态度,如果非要在二者选其一的话,它更多的是一种技能。

这是一个提问,当我们试图理解一个提问时,就逃不脱自身所学和人生经历。

而问题给了「天赋」和「技能」两种选择,那回答时就更应该像场思辨,晓之以理而少些动之以情。

无论是天赋还是知识,最后都是以技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口才、写作、肢体语言都是技能,并且毫无疑问都是可以被培养的技能。

怎样提高?

「提高同理心」是目的,本质是培养理解他人境遇的态度,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

在这句理解中,不只有「提高」还有「培养」,原因在于:近乎没有同理心,或者说同理心微乎其微以致在人际交往中几乎不能起到长远积极作用的人群,是存在的。

我把「需要提高同理心的情况」分为 4 种:

  • A 类,有天赋,人生经历中一直在实践的;
  • B 类,有天赋,人生经历中缺乏实践的;
  • C 类,没天赋,人生经历中一直在实践的;
  • D 类,没天赋,人生经历中缺乏实践的;

其中有两类群体在我看来比较特殊 —— B 和 D ,他(她)们也是我有过长期接触的。

产品人在工作中有两种分别叫做「情景分析」和「人物画像」的方法,为的是明确做一件事的「Why」,然后才能弄清「How」,也许我会在文末讲一讲他(她)们的故事,也有助于说明这样分的动机。

A 类,「包容」「好人缘」是形容这一群体的常用词,在丰富的实践中,他(她)们能越来越敏锐地洞察到交流对象的诉求和需要。

他(她)们做到了中国俗语「外圆内方」中的「圆」,对于这类人群来说,「方」才是促成同理心被有效运用的关键。

一个事事为他人着想的人,不一定所有人都会喜欢,但通常会被接纳,然而也不一定会被待见。

只有当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被树立,并拥有了坚定的立场和信念,能有效地传达自身需求后,同理心的提高对于这类群体是水到渠成的事。

B 类,「我理解你在说什么但是我不能积极反馈」。

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那种聊天时善于聆听但很少回应,或者回应总是文不对题语不及义的朋友。

假设有这么一个人从小如此,我认为他(她)的同理心天赋是较高的。

这类情况的症结在于「能听到别人想说的,但不能说出别人想听的,甚至不敢说出自己想说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半很复杂,D 类也是如此,我想如果一个人在幼年学习反馈时被长期否定,可能就会造成缺乏主动制造共鸣的能力。

对于 B 类人群,提高办法是「练习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接受别人反馈(肢体、语言、眼神、情绪…)」— 「再表达」,以此循环,就可能进步到 A 的水平。

C 类,「虽然在听在说,但就是不能 Get 到别人的 G 点,很少有聊得 High 的情况」。

C 类还要分情况,这里引入 MBTI 人格类型中划分「决策方式」的两个维度——情感型和思维型。

情感型更偏向从自身价值观出发,而思维型更注重分析客观事实,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就是情感型判断事情多看符不符合人情世故,思维型则多强调是否符合公理和常识。

思维型的 C 类同理心提高 —— 只有更精准地体会自身感受后,才能正确捕捉到他人的感受,需要多尝试反馈情绪和理解情绪。同理心的共鸣,不仅仅是思维的碰撞,还有情绪的交融。

情感型的 C 类同理心提高 —— 因为缺少天赋,和思维型一样,依然需要先更精准地体会自身感受,由于在「反馈情绪和理解情绪」上实践更多,出现了这种情况可能更应该在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的准确表达上多练习。

D 类,「即没共情天分又不愿意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想象、思考、理解」。

先表明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我认识这样的人群,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是我的朋友。

我不想去梳理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太多了,但我认同一句话:当我们批判别人时,想一想对方是否有自己那么好的条件。

如果一个人天生即没有高同理心,培养同理心的过程中又缺乏认可,会不会产生「我只说我的,你爱信不信」的态度?

回到自身,当我们难以和别人产生共鸣时,有的时候遇到的不是「技能」问题,而是态度 —— 想不想的问题

换个角度,如果一个人都不理解这种「不想」的选择,我们又怎么界定这个人同理心的高低,甚至是有没有呢?

年龄不大的我自觉很多方面也不足为人师,一定要提方案:多和身边相似的人交流,听一听他们对周遭世界的评价,一定有他们觉得美好但你还不了解的东西。

说回为什么是态度

没有一点同理心都没有的人。

天赋的高低,只决定了生来同理心的多少,而无论多或少,同理心都是存在的。

所以它不能一言以蔽之概括成天赋。

同理心是一种技能,但只有能使用出来的技能,才能被称为技能。

如果一个人因为复杂的关系而缺乏了使用、提高的欲望,无论其天分有多少,终究要回到「想不想」的问题。

这是一种态度,

是一种我们有多想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人,和他们产生交集,相互协助、扶持的态度。

「同理心是什么」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要先认可同理心的作用,再在实践中提高它。

至于那些故事,有酒,等我们是朋友时再说吧 See you : )

PS

写完上面的内容,我去看了原作者的答案。原文引用了不少研究实例,我个人也很喜欢引经据典的风格。

忽然想起了《奇葩说》第一季中对高晓松和蔡康永有段评价,大概意思是:高晓松偏好借历史来佐证,这样更容易拔高问题的层次,蔡康永则更倾向以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为论据,这样更容易使听者带入情景。二者没有优劣之分,一个高屋建瓴,一个潺潺流水。

原作者应该是引用了 2009 年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发表在《心理科学进展》中的《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中的内容,相应的论据都可以在里面查到。

虽然论证方式不同,倒也明白原作者的观点—— 同理心即是能力也是天分,主要还是通过后天锻炼成形。这一点上我们看法是一致的。

但这个行业常常提起一句话:产品人,应该把自己当成小白用户去体悟需求。

我想没有几个小白用户会过多的关注产品的研究历史和那些晦涩的名词释义。

同理心的提高,无疑是对整个社会都有正面作用,但像这类在网络传播的心理健康信息,如果太刻板,通俗性和普适性不强,一部分群体尤其像前面说到的原本就缺乏身体力行的 B、D 类,是难以引导他们对同理心做到真心认可、理解、自愿运用的

以前接受过一句指导: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其实我们早就学过了类似的道理,透过现象看本质。

人人都知道看清本质和深入理解有好处,但可能学起来还是难了点,所以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都信奉了「装糊涂教」。

但同理心又何尝不是呢?